人民币的国际化势头再次加强

民间银行计算的国际化指数创出5年半以来的新高。中国股市和中国国债等人民币计价资本交易起到拉动作用,此前停滞的国际化氛围在恢复,认为到2030年作为外汇储备和国际结算货币超过日本日元的预测相继出现。

国际化指数由英国渣打银行(SCB)于2012年推出。通过中国大陆之外的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存款、债券发行和外国投资者的人民币计价资产持有额等加以计算。

中国在2015年的人民币暴跌后加强了资本管制,指数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但最近1年复苏倾向明显。3月刷新了2015年9月创出的历史新高。

拉动指数上升的是本土的资金流入和人民币计价国际结算的扩大。渣打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刘健恒指出,此前得到离岸存款增长支撑的人民币国际化已多样化,扩大到资本交易等。

从资本交易来看,海外投资者通过香港投资本土股票和债券的交易互联互通明显扩大。1~6月的本土股市的净买入量为2237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的净买入量(2089亿元)。

已被纳入世界主要债券指数的中国国债迎来资金涌入。作为投资银行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司、CICC)统计显示,以较高收益率等为背景,2020年春季以后海外有1161亿美元流入中国国债。此前,欧美货币宽松释放的资金流向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国家,中金认为此次有所不同。分析认为资金流入中国的人民币计价资产,中国取代了安全性存在隐忧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

美国资产投资公司景顺(Invesco)1~3月以全球中央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的负责人为对象实施的调查显示,40%回答称未来5年将增加对中国投资。持有人民币的央行也达到53%,相比2018年的40%有所增加。

中国政府将在年内推出允许在香港和本土之间进行金融产品相互投资的“理财通”,还计划新批准本土对香港的债券投资。中国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管理日趋自信,将推进缓慢的对外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2015年启动的自主国际结算系统“CIPS”也在对人民币国际化做出贡献。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显示,人民币占国际结算货币的比例目前仅为2%左右。另一方面,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结算中人民币计价的比例逐步提高,目前已达到4成左右。评级机构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认为,“基于CIPS的国际结算正在快速增长”。

掌握轴心货币美元的美国拥有停止美元结算这一终极制裁手段。人民币国际化还希望减轻对美元经济圈的依存。日本综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关辰一指出,“此前的人民币国际化把通过人民币计价贸易结算规避中国企业汇率风险作为主要目的,但最近加强国际金融话语权和提高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意图明显”。

在金融市场,认为以资本交易为核心,人民币利用不断扩大的看法很多。美国高盛指出,全球央行将持续买入中国国债,“全球外汇储备中人民币所占的比例将在今后5年达到6~7%,到2030年成为第3大货币”。

美国花旗集团也在2020年8月的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人民币将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3大国际结算货币。都显示着人民币将成为超过日本日元的货币。

当然,目前很少有观点认为人民币会动摇轴心货币美元的地位。中国并未解禁作为国际货币广泛得到利用所不可或缺的自由资本交易。香港的金融相关人士认为,“希望将资金汇往中国之外的富裕阶层仍很多,潜在的资本外流压力突出”。

很难想象中国的资本管制放宽会迅速推进,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指出,“只要货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人民币跨境获得接受就需要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