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战日美企业开始着手调整供应链

由于中美围绕贸易关税的对立激化,在日美的产业界,危机模式正在加强。面临关税对象扩大至来自中国的几乎所有进口商品的“第4轮”关税,相继调整生产体制和商讨涨价。同时对中国报复措施的警惕也很强烈,日美不少企业开始为进一步的关税交锋做准备。中美政府表示继续推进谈判,但在产业界,认为盈利恶化难以避免的看法不断增加。

“中美对立已进入危险水域”,在美国提高对华关税的5月10日,美国企业业界团体的高层向成员企业发出了紧急邮件。除了中国的报复性关税之外,还设想海关审查和行政审批拖延等,呼吁成员应对持久战。

美国要对此前排除在外的约3千亿美元中国产品启动“第4轮”关税。玩具和智能手机等消费品占到整体的约4成,相比第3轮(约24%),比例提高。

小型摄像机企业美国GoPro将于今年夏季将面向美国产品的生产从中国迁往墨西哥。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尼克·伍德曼(Nick Woodman)表示,“这是为防范中美间关税风险的措施”。鞋履企业SKECHERS USA(斯凯奇美国)也计划在印度和越南等地增加生产。

玩具企业孩之宝(Hasbro)将把现在为70%的中国采购比率到2020年底降至60%。美国咨询公司贝恩咨询今年春季的调查显示,200家美国企业的6成回答称“在12个月以内启动供应链的调整”。

惩罚性关税的“第4轮”以智能手机、手表和服装等广泛品类为对象。关于手表和数码相机等,日本企业也在中国生产,各企业将在对美出口方面采取应对举措。

西铁城时计在中国生产面向美国的中低价位手表。如果手表被纳入惩罚性关税的范围,“有必要考虑在(拥有工厂的)泰国和中国的生产”(古川敏之董事),暗示调整生产体制。

数码相机也是日本的市场份额很高的主力商品。索尼将在中国生产的一部分商品出口到美国。如果成为惩罚性关税的对象,索尼表示“将关注动向等,讨论必要的应对举措”。

此次服装等身边的消费品也可能被加征25%的关税。运营“优衣库”的迅销从中国工厂向美国出口一部分产品。在优衣库的营业收入中,北美所占的比例为5%左右,有可能改为从越南和孟加拉等国的生产基地出口。

日本的汽车内饰企业河西工业从中国向美国出口模具。2018年7月以后,关税的影响金额累计达到5亿日元。关税率已提高至25%,如果再启动第4轮,影响巨大。

另一方面,像美国苹果公司那样,在中国生产规模巨大的企业难以采取应对举措。按所在地观察苹果公布的主要供应商的约800家工厂,中国2018年约为380家,占到整体的近5成。很难直接将主力产品“iPhone”等的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之外。

中美贸易战还给美国企业的人员体制投下阴影。美国民间调查企业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统计显示,1~3月美国企业发布的裁员计划约为1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6%。得到坚挺的内需支撑,服务业保持坚挺,但依赖外需的制造业表现疲软。

办公和工业产品大型企业3M公司的CEO Michael F. Roman于4月宣布,在世界范围内裁员2000人,相当于整体职员的2%。由于贸易战的影响,主力的中国市场低迷,被迫削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