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减免国债不是穷大方

中共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了一系列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新计划,在中国国内引起网民质疑。
习近平上周六(9月26日)宣布的这些计划包括免除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国、岛国2015年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等。
一些网民将对外免除债务与国内的扶贫工作相提并论,批评中共“穷大方”。
中共《人民日报》报系周一(28日)集中撰文,回应国内的批评和抱怨。
其中,《人民日报》的客户端在一篇联合署名的评述文章中批驳了“穷大方”的说法。
评论说,互联网上也有少部分人对中国免除债务的决定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又是免除债务,又是出钱,中国自己还有很多贫困人口,应该把钱首先花到他们头上,而不是搞免债、做外援。
评论用“五个事实”论证其观点,包括:免债是大国经常做的事,中国也享受过外援带来的好处;中国对外援助并非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能切实改善当地人生活;外援可以改善他国发展环境、有利于中国商品和企业走出去,中国并非冤大头,等等。
评论认为,这些建议和承诺,进一步充实了中国的全球发展观,进一步夯实了国际发展合作的基础,为全球发展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不过,《人民日报》系的这些评论文章似乎并未让网民信服。
广东惠州网民“升斗小民6389”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文章下评论说:“二十亿美元扶贫一个县,会让多少老佰姓受益?穷大方!”
“该遗忘的梦sky”说:“我们只是规则的尊从者,不是制定者,好好适应规则吧,唯一可改变的就是你自己做到规则的制定者。”
来自黑龙江哈尔滨,自称“哈工程150402团支部”的网民说:“中国就是有钱,任性!”
江苏扬州的“冷冷的秋风兄”:“没关系,多卖点地,加点税,啥都又有了。”
不过“王一帆爱碎碎念”认为:“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国家。主观上,少算经济账,少算眼前账,多算政治账,客观上,这是我们作为大国,作为常任理事国的责任。免除外债是一个决定就有直接结果的问题,而我们国家的扶贫工作是长期问题,总要给机会,给时间。”
从本世纪初开始,减免外债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
2005年中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中透露,截至2005年,中国已减免了44个发展中国家总计198笔价值约166亿元人民币对华债务。
2006年11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
2010年2月,中国国务院批准了减免伊拉克欠华债务的80%,约6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