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银行的总资产增3倍实际不良债权额居高

中国的大型银行业绩表现坚挺。四大国有银行2018年上半年(1~6月)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7%,不良债权比率也有所下降。下半年为防范中美贸易战导致经济减速,计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不过向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贷款也可能成为不良债权的温床。

中国国有银行最近几年陷入低增长,不过目前呈现明显复苏势头。利差的改善和手续费收入的增加构成东风,四大银行的合计净利润达5321亿元。6月底的平均不良债权比率为1.52%,较2017年12月底相比下降了0.06个百分点。
中国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面向个人的新增信贷表现坚挺,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中国当局的压缩过剩债务举措(去杠杆)通过融资成本上涨等形式对中小金融机构构成打击。不过,拥有充足存款的四大银行的利差则纷纷出现改善。
中国当局强化对不经由银行进行融资的“影子银行”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个人资金融通的“P2P金融”的监管,结果使得资金需求流向大银行。
不过,下半年仍面临着风险。这是因为中美贸易战日趋激化,中国政府已开始将经济运营的重心放在支撑国内经济上。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会)8月敦促银行加大对出口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银行方面为了方便对地方债投资,计划调整自有资本比率的计算方法。
鉴于政府方针,四大银行在财报会上表明计划加大信贷投放。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祖继表示,将尽量加大信贷投资,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微企业发展。中国银行也计划支持中国政府主导的“雄安新区”的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基础设施计划。

以去杠杆为首的结构改革的目的是收紧对不盈利项目和竞争力较弱的企业的贷款,从长远来看提高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性。各银行也纷纷表示,将持续推进资产的健全化(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郭宁宁),不过如果放宽贷款政策,未来不良债权可能增加。
中国的四大银行的总资产在最近10年里增至3倍。虽然贷款持续增长,不良债权比率有所下降,但实际的不良债权额居高不下。有观点认为,将不良债权出售给国有的资产管理公司,使其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的不良债权处理方法让国家继续背负着风险。
据银保监会统计,6月底包括中小银行在内的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为1.86%,较3月底上升了0.12个百分点。公司债的债务违约也出现增加,银行的风险管理将进一步经受考验。
此外还出现了警惕贸易战的声音。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表示,贸易摩擦对世界、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农业银行行长赵欢也表示,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非常有信心,但是对贸易摩擦的影响还需要持续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