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将让国际分工瓦解

“预计大豆出口将创历史新高”,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7月下旬将2018年的大豆出口预期上调至7350万吨。该国产大豆的现货价格也刷新最高纪录。中美贸易战让巴西坐收渔翁之利。
  作为美国限制中国商品进口的报复措施,中国7月对美国产大豆加征25%的关税。鉴于占全球大豆进口量6成的中美贸易战,宜家日本贸易企业表示“从春季开始在巴西抢购大豆”。
   从美国和巴西采购大豆的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将巴西产大豆销往中国, 将价格下跌的美国产大豆销往欧盟和中南美。即便如此,美国产大豆的价格依然持续低迷,对农户造成了打击。美国特朗普政府紧急对农民提供援助,但是依然不能平息农户的不满。
  农产品和能源等初级产品与工业品相比,容易更换采购地,对买家有利。反之,需要从长远出发实施设备投资的卖家则更容易受到影响。中国下一个瞄准的是美国致力于扩大出口的液化天然气(LNG)。中国8月公布的报复关税商品清单显示,将对美国产液化天然气加征关税,税率在25%的最高档。
  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企业将受到巨大冲击。切尼尔能源公司(Cheniere Energy)5月刚刚决定在美国时隔2年再次建设新的天然气设施。该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签署了为期25年的长期合同,计划每年出口120万吨天然气。如果美国产天然气在中国失去价格竞争力,追加投资很可能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
   而作为买方的中国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以大豆为例,中国国内消费量的85%以上依赖进口,但是受贸易战影响,中国已开始采取措施。中国增加了可取代大豆粕的菜籽粕和葵花籽粕的进口,减少猪饲料中大豆粕的含量。最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来扩大国内生产。据悉,一系列对策将让2018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比2017年减少1000万吨以上。各国专注于生产擅长的商品,其余商品通过进口获得,这种做法能够获得更高利润。19世纪英国的经济学者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通过“比较优势”理论来阐述自由贸易的好处。但是,由特朗普政府挑起的报复关税的连锁反应可能在全球范围内筑起高墙,促使各国推进本土化生产。
   2018年春季,中兴通讯(ZTE)因美国的制裁,无法从美国企业购买半导体,从而导致主力产品智能手机和通信设备无法生产。对于半导体的研发,中国的危机感急剧升温。
   中国的半导体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约一半,而中国自主生产的半导体仅占2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提出,要加快在芯片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导体存储科技高峰。
   中国的半导体技术水平还不高。即便如此,如果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开始大量生产自己的半导体,很可能招致世界性的“供给过剩”。如果高关税导致国际分工的平衡被打破,很可能产生半导体价格剧烈波动以及失业增加等,对世界经济来说也是巨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