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过自动化和提高效率防止服装生产流向孟加拉等国

中国的服装代工企业已经启动生产改革。大型企业晨风集团已决定投入20亿元,引进悬挂在衣架上就能管理并生产的服装的新系统,制造效率将改善15%。中国的人工费正在上升,但在布料的采购等方面,中国也存在有优势的一面。中国企业正通过自动化和提高效率来抑制人工费,防止生产流向孟加拉等国。
晨风集团是运营“优衣库”的日本迅销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在江苏省常州市的缝制工厂,每月制造130万件衬衫的巨大基地的一角,出现了被称为“悬挂系统”的新生产线。衬衫的部件以悬挂在系统上的状态移动至下一个工序,然后安装上新部件和纽扣。利用这个机制,系统旋转1周即可完成产品。
在圆形轨道上移动的悬挂系统的周围排列着近50台缝纫机和员工等。通过传感器来掌握各工序和员工的进展状况,以便将悬挂系统移动至最佳的员工面前,让其完成缝制等。缝制由于熟练度等不同,作业速度存在差异,结果由于各工序不同,完成的时机存在差异。通过传感器掌握这种差异,将工作分配给作业更快的人,产品也将更快完成。
此前,管理全部47个工序非常困难,只要1个工序出现延误,就会对全部工序产生影响。据称随着悬挂系统的引进,制造效率有望提高15%。晨风集团董事长尹国新表示,过去基本上依赖人手,无论是组装还是部件制造,自动化的空间还都很大。
 

9月将在常州市的工厂正式引进,今后2年内在9个工厂的约200条生产线全部引进悬挂系统。晨风集团计划将月产600万件左右的产量到2020年增加至1000万件。当然将增加工人,但仅凭这一点难以维持竞争力。2013~2018年度将投入20亿元,力争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悬挂系统之外,晨风还将启动各作业的自动化。口袋和纽扣的安装、后背的布料的缝合等将实现半自动化,一个人即可完成以往需要多个人承担的工序。自动化设备大部分是与企业携手开发的定制产品。
这种趋势出现的背景是中国的人工费上升。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度,中国的每月的人工费已突破400美元,达到作为竞争对手崛起的越南的2倍、孟加拉国的4倍的水平。今后中国的人工费预计维持每年10%以上的增速,从中国迁走的服装企业正在增加。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显示,中国的服装出口额2015年达到1750亿美元。虽然占到世界的4成,但出口额本身比2014年减少6%。另一方面,孟加拉、越南和柬埔寨等国正在增长。这被认为是将服装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新兴市场国家的生产基地的结果。

但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目前在中国生产的综合成本更低(晨风集团懂事长尹国新)。在长期从事服装代工的中国,熟练度带来的高作业效率以及高质量正日趋突出。此外,不但布料工厂很多都在中国,同时作为消费地,中国的存在感也在日趋加强,无论是原料采购,还是产品的销售,中国都具有能降低物流费的优势。
中国最大羽绒服制造商波司登为了维持在中国国内的生产,也将推进自动化。虽然波司登商讨部分在越南等国生产,但该公司CEO高德康指出中国国内的生产也不可或缺。波司登目前自动化率为20%左右,但高德康表示在数年后将提高至50~60%。波司登计划除了布料的剪裁机和羽绒充填机实现自动化之外,在物流方面,商品的分拣等方面也将积极利用机器人。
在中国,一些布料工厂也在逐渐向海外转移,快速增长的“H&M”等自有品牌服装专业零售商也始终追求降低成本,像“候鸟”那样将生产地转移至低成本国家的趋势正在加速。长期与中国工厂合作的优衣库中国的相关人士指出,“工厂的危机感相当强”。中国能否守住服装工厂似乎正迎来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