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控制信贷会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3月,中国浙江省东部一县城农村信用社主任老王过得有点儿崩溃,尽管上级领导跟央行当地中心支行成功争取到了适度增加一季度贷款规模的机会,但比起基层农户和商户小额贷款的旺盛需求,新增额度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以老王所在的信用社为例,根据当地央行要求,其一季度贷款规模为3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月1亿,各分支网点可自行调配投放节奏。老王坦诚前两个月在贷款需求强烈的情况下,的确曾抱着“先放了再说”的侥幸心理,结果没到3月就已大幅超标,最终不得不将一些信贷资产转让出去以压缩规模。

“去年没有那么严厉的规模指标限制,今年明显不一样了,”老王觉得,地方央行控制信贷规模与MPA(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正式考核不无关系,但对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最直接最有效的小银行而言,因信贷规模本身就小,指标很难相互调剂,“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妥。

据老王介绍,类似农信社这样的地方性小银行在贷款投放上基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概60%-70%年度信贷指标都会在一季度完成,尤其是在江浙这些小微企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小老板们都喜欢在年初先借好钱再安心出去做一年的生意”。

至于农户商户们为何不找当地大银行分支机构贷款,原因可谓众所周知:基层农户商户贷款额以几万到十几万居多,鲜有抵押物且综合回报率比较低,导致大银行对放贷持慎重态度,多做业务的动力依然不足。

“大的银行有指标贷款投放不出去,我们想投放却没有指标,今年我下面一个镇上支行贷款目前就新增了1.2亿,农行全县都没增这么多。”老王颇为郁闷地说,“控制指标简直就是为国有行量身定做的,可最受伤的是我们这样实打实服务实体经济的小银行,所以特憋屈。”

更让他恼火的是,他们希望央行人士来实地考察调研基层农户商户真实的贷款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再确定到底有没有必要调整信贷规模指标,“往年这样都来的,今年来都不来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

**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不减**

在老王看来,MPA考核的目标之一是要抑制以钱炒钱,但现在落实起来多少有点“靠钱炒作得不到资金,可真正实体经济也得不到资金”的尴尬,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地方监管部门懒政的体现,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没有多少融资渠道的基层百姓和商户来说,今年将是非常困难的一年。银行得不到贷款,民间借贷就开始起来了,本可以从银行获得低于10%利息的贷款,现在却要花20%左右的利息从民间借贷。”他说。

他并表示,浙江、广东东部等金融高度发达的地区,一旦一刀切控制信贷指标,影响也最明显;而经济落后的地方,贷款本来就没多少,金融发展缓慢,控制与否影响应该很小。

老王对一刀切控制信贷可能会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有上市银行华北某省分行人士也透露,该行往年信贷额度只是紧张,原则上不新增,但是特殊情况也可以,但今年一季度起信贷规模一直处于封口状态,不能以任何理由新增,总行明确要求信贷规模同比不能有增加。

“因为我们资本充足率不足,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封口。额度都不够,压根顾不上是不是实体经济所需。”该人士补充称。

而中国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元仍高于预期。从贷款类别来看,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幅为1年来最低,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保持高位,票据融资则继续下滑,反映企业融资需求继续保持改善态势。同时,当前整个融资层面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提升。

老王认为央行应该考虑定向差异化控制新增信贷指标。实际上,央行MPA考核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已经设置了差异化指标,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参数设置。但实际操作中,不排除地方央行仍存在一刀切的惯性思维,又或是出于全国信贷总量调控而不得已为之。

当然,银行自身也存在资产负债表调整难以一蹴而就的问题,部分银行为应战季末MPA考核,“临时抱佛脚”先控制见效相对更快的新增信贷规模,或腾挪非标资产的现象并不罕见。

**“听央妈的话”**

要想理解央行当前为何控制货币总量并不难。英国金融稳定局前主席阿代尔·特纳在其新作《债务和魔鬼》一书中指出,事实证明,大多数信贷并非经济增长所需,相反,它们助推了房地产繁荣和萧条,导致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后的债务积压和经济衰退。

过去几年,中国逆周期货币政策整体处于偏宽松的状态,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带来的“放水”效应,要么因实体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而形成资金在金融领域内“空转”,要么因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与虚拟经济形成的巨大落差,而诱致企业放弃实业、资金“脱实向虚”。这也正是今年中国政府继续力推去杠杆和央行调整货币政策更加中性的主要考虑之一。

摆在中国央行面前的考验是既需要通过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来全方位掌控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又要很好地兼顾差异化监管。

一股份行研究员刘枫认为,MPA考核体系下部分央行分支机构在执行过程中“简单粗暴”地控制信贷规模并不合适,但可能也是政策过渡期的无奈之举,MPA考核会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量化效果,细化各项调节参数,因此所谓“一刀切”做法不会长期存在。

不过,刘枫更强调要“听妈妈的话”,并不是实体经济有需求信贷就一定要配合要满足。他指出,周小川货币政策行至宽松周期尾部的表态,预示未来可能是紧缩周期的开始,那么在利率上行期银行应该注意负债端的稳定,而不是继续一味地扩张资产端,从这一点上确实有必要一定程度上控制信贷需求。

“把央行看作大管家,那现在等于是给分支机构下达操作指引,一定要相信央行对于国际局势和未来经济周期判断比我们都更清楚。”他说。

当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现场被问及“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央行行长周小川直言,这些年这个现象还是始终存在,但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比例实际上每年都在上升,“在人民币企业贷款60多万亿这么一个盘子下,已经实现了贷款余额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三分天下,基本上都是三分之一”。

他认为,在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银行业、金融业自己也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是说,要更多地面向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因此,融资难的问题会逐渐有所缓解。而价格问题是除了名义价格,还要看实际价格,这跟物价和其他因素有关系。

路透看到的央行《2017年信贷工作指导意见》中亦再次强调,要加大对小微企业、“双创”企业等薄弱环节支持,补充民生金融服务短板。其中明确要求,央行各分支机构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和金融系统的沟通协调,统筹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