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的陷阱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6年的经济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6.7%。关于这个6.7%的经济增长率,海外的经济学家中,有人评价说是1990年以来的新低。按我看,如果真的实现了6.7%的经济增长率,应该说2016年的中国经济非常成功地实现了预定的增长目标,怕就怕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和公布的数字不吻合。不久前辽宁省长坦陈经济统计和税收含很大水分。

无论经济统计如何,现在中国经济处在低谷。我记的有一位叫林毅夫的北京大学经济学教师在2015年大胆预测中国在未来10年有达到8%增长的潜力。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把这种预测改称为忽悠,因为我觉得这种毫无根据的预测实在不靠普,作为一个学者如果对自己研究的对象不严肃,那就麻烦了。当然我不知道他在忽悠谁?为什么要忽悠?

说实在的,像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8%的增长未免太快了,给环境带来的负荷直接危害中国社会的稳定。所以,中国经济进入中低增长应该是合理的选择。

通常,市场经济的国家面对经济下行会实施宽松的金融政策或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中国呢,除了实施传统的经济政策外,还有一招就是积极引进外资。这是近40年来的中国的创举。1992年,为了打开经济下行的僵局,邓小平南巡呼吁加速改革,接下来全国各地就开始以二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所谓二免三减半就是外商企业到中国投资,业务营利后的前两年免去企业所得税(法人税),另外,还可以享受三年企业所得税减半。

当时,全国上下招商引资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1994年我拿到硕士学位刚刚进了一家银行的研究所,每次回国都有人来传达好意:“你要是能够介绍日本企业到我们的开发区来投资,我们可以给你投资额5-10%的回扣”云云。说实在的,我听了觉得很可怕。为什么?我介绍日本企业到国内去投资,那我要对人家负责。其投资的开发区凭什么给我巨额回扣?我做一个合理推论,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是说,我介绍去的企业很可能被宰,那样的话,我不就对不起人家了吗?所以,我从来没有介绍任何企业回国投资。

不过,我在日本参加过几次(不超过3次)国内地方政府来招商引资的“论坛”。一次是四川的一个负责财政的副省长带队来东京招商引资,“论坛”上,这位副省长对着来宾(企业家)大肆宣传四川是天府之国,不仅有可口的麻婆豆腐,还有可爱的熊猫,云云。说实话,我被这位副省长的热情而感动。还有一次是西安的一个招商会议,和四川的类似,负责招商的领导大肆宣传西安有兵马俑,还有杨贵妃洗澡的华清池。

我一直觉得,让官员出来招商引资实在不是上策,官员们太不懂商业了。要知道企业家到中国去投资不是去旅游,麻婆豆腐和熊猫还有兵马俑都跟投资没有关系。顺便说一下,后来听说那位四川的副省长因为经济问题进去了。

其实,以前到中国投资落户的外商企业并不一定是招商引资的结果,更多的是外企被中国的投资环境所吸引而至。那怕中国不搞什么减免税政策,只要充分开放市场,外资就会到中国来投资;不需要大肆宣扬麻婆豆腐和大熊猫,只要政府允诺依法治国且确实落实下来,外国企业就会蜂拥而入。

反思过去的招商引资政策,应该说是功过参半。搞减免税,引来了很多假外资。这是众所周知的。有很多国内的企业先把资金打到香港,在香港转一下摇身就成了外资,然后再将钱汇回中国,立马成了外商投资,可以堂而皇之地享受5年的减免税政策。难怪那个画家陈丹青说:中国刁民太多。

最近,中国的官方网站发布一条消息说,国务院颁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决定》,我大概看了一下其内容,有点吃惊,为什么中国还在走老路?中国应该积极开放市场,至于说外资内资,不应该加以区别。政府只要允诺一条:无论外资还是内资,在中国一律享受国民待遇,我认为就足够了。如果这条政令是为了克服眼前的经济下行而出台的招商引资政策,那就本末倒置了。政府该做的就是规范市场,特别时在中国,政府应该特别注意,很多政令的初衷是好的,可是一到地方就走样的。

这次的政令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政府希望通过吸引外资来渡过眼前的难关,然而中国真正应该加强的是规范市场和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所谓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恰恰是反市场经济的,阻碍市场准入。关于这一点,我们很容易观察到,今天不被国企垄断的行业一般发展的都很快,而国有企业犹如得了肥胖症,貌似庞大,但效率低下,难道不是吗?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 隆 简历

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出生于中国南京。8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科学技术学院日本专业,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