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中国央行再度降准置换MLF 宽松力度加码人民币贬值料可控

路透北京10月7日 – 中国央行周日宣布再次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亦为年内第四次降准。分析人士认为,此举表明央行宽松力度加码,可一定程度支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缓解信用压力;央行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供给,还有助于改善经济和金融市场预期。

2018年9月28日,北京,中国央行总部大楼。REUTERS/Jason Lee

他们并称,虽然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以及美联储继续加息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形成一定压力,但在银行体系流动性结构优化和各种管制措施持续加强下,人民币汇率贬值将有序可控,而此次降准后未来大概率仍会有后续操作。
“本次置换式降准基本在预期之内。有利于降低银行成本,保持流动性稳定,同时促进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当然也改善经济和金融市场包括股票预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王洋说。
中国央行宣布,自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人民币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骏表示,本次降准的背景是8月份经济数据依然低迷,背后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近期地方政府债密集发行也导致金融机构在流动性层面并不宽裕。考虑已进入四季度加上政策效应的时滞,年内稳增长的时间表已经较为紧迫,因此无论是货币政策本身还是出于配合财政政策需要的角度来说,都有必要提升政策力度。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亦明确,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当前,随着信贷投放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也在增长。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他称。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实体经济确实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而在金融收缩阶段,以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微观经济主体的融资渠道收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此次置换降准新增投放的资金规模不小,估计是考虑到此前政策效果有限;但光靠降准对宽信用的作用也有限,监管政策也要配套。
海通证券姜超团队在评论中指出,今年以来,影子银行融资萎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用违约风险升温,货币政策逐步边际放松,10月再度降准表明宽松力度加码,一定程度支持信贷和社融增长、缓解信用压力。
“但降准释放的是银行表内资金,表外仍受限制继续萎缩,再加上地方隐性负债的严格监管,这意味着降准对社融的支撑作用仍或有限,经济下行压力和信用风险仍存。 ”他们称。
中国央行今年首次降准是在1月25日,对于普惠金融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1.5%的商业银行,可降准0.5个百分点;占比达到10%的银行,可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之后于4月25日降准1个百分点以置换MLF;7月5日起又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而在10月本次降准之后,大型与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分别为14.5%与12.5%。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召开第三季度例会称,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货币政策取向不变**
央行上述负责人并表示,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西南证券宏观分析师杨业伟称,央行的表态显示在同时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部利率上升、人民币贬值的双重约束之下,央行政策更多的以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为主。因而央行货币政策将持续宽松,流动性充裕的状况不会发生变化。
“总体来说,当前M2增速和社融增速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本次降准仍然以满足融资需求为目的,并不是大水漫灌。”中信固收团队在报告中称。
分析师并认为,目前国内通胀平稳,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亦取得了较好效果,为降准提供了政策空间,预计大概率会有后续操作。
“我们一直以来强调,中美货币政策出现边际分化是大概率事件,美联储加息操作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不会成为制约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认为本次降准开启了央行降准通道,未来大概率会有后续降准操作。”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称。
章骏表示,预计四季度至少还会有一次降准,同时不排除央行有加息的可能。因为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当央行无法兼顾同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时候,会优先解决“融资难”,因为毕竟“融资贵”只是成本问题,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而“融资难”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则预计,本次降准之后,央行在今年年内继续降准的概率较小,下一次降准可能会放到明年年初春节之前。
**不会形成人民币贬值压力**
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近期持续承压。央行负责人强调,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
张明表示,事实上,在美联储继续加息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放松将会继续压缩中美利差,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基本面上面临贬值压力。央行的上述表态,一方面说明央行认为国内目标要优先于对外目标,另一方面也说明央行有意愿与能力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特定水平上。
“逆周期因子的重新引入加强了央行影响中间价的能力、资本外流的各种管制措施仍在继续加强,此外央行还保留着外汇储备干预与离岸市场干预的能力。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的概率极小。”他称。
杨业伟亦称,中美利差收窄以及美元升值加大汇率贬值压力,这在国庆节期间的离岸市场有所体现。而央行再次降准意味着中美利差将继续收窄,汇率贬值压力可能有所增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汇率贬值将失控,由于外汇市场的发展和管控加强,我们看到4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的同时,资本并未出现明显流出,无论是外贸企业结售汇意愿还是商业银行对外净资产,均基本维持稳定。因而,央行在控制汇率贬值速度上具有较强可控力,汇率贬值将是有序可控的。 ”他说道。
央行亦明确指出,作为大型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出口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经济以内需为主,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有充足的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