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两家大型银行争夺“熊猫债”主导权

日本两家大型银行——三菱东京UFJ银行和瑞穗银行1月16日分别在中国市场启动了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熊猫债)的发行。两家银行都曾在海外市场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但在中国市场发行尚属首次。不过,在“熊猫债”这一让人感觉亲切的称呼的背后,却是两家银行围绕“首家”发行熊猫债的日资银行而展开的激烈争夺。
两家银行各执一词
关于熊猫债的发行,两家银行均发出了公告。瑞穗银行在公告中称“关于日本企业的熊猫债发行,本案件为第一件”
三菱东京UFJ银行则称“决定发行日本企业首例熊猫债”
两家银行发布的公告都强调自己是“第一家”。瑞穗银行之所以强调“关于发行”这一点,是因为在2017年12月22日,该行确实作为日企第一个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关于熊猫债发行的批准。
另一方面,三菱东京UFJ银行则是在1月4日获批。虽然在获得批准的时间先后上被瑞穗银行抢先一步,不过其公告中的证券交易代码为“001”。显示出三菱东京UFJ银行主张其才是首家发行熊猫债的日企。
“第一”为何如此重要?
围绕“第一”的争夺在各行业都很激烈。对于日本企业来说,从日本向中国汇款然后兑换成人民币的方法容易受到中国的资本监管政策的影响。而熊猫债将成为借助日本总公司的信用力在中国当地筹集人民币的有力手段。
另外,业务公司融资的自由度也将因此提高。对于先行一步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日企来说,解禁熊猫债意义重大。因此两家日资银行都拼尽了全力。而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是因为两家银行都十分在意中国市场。

中国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文化。三菱东京UFJ银行的前身之一原东京银行起源于原横滨正金银行。该行曾在中国开设了37家支行,比现在三菱东京UFJ在华支行数还多。中日金融相关人士表示,正是基于这层关系,“原东京银行在中国金融界一直颇受尊重”。
受1989年政治风波影响,中国银行陷入美元融资难之际,原东京银行曾向中国银行提供了外汇。而在约20年后的2008年雷曼危机时期,三菱东京UFJ银行为筹集美元而苦恼之际,中国银行也向其伸出了援手。
在香港市场和东京市场,三菱东京UFJ银行都是首家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日资银行。因此,该行认为自己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而且对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因为拥有这种强烈的自负,瑞穗银行率先获批发行熊猫债才会在三菱东京UFJ银行内引起巨大震动。虽然该行的一名高管表示,“并没有对业务本身造成影响”,但仍然难掩遗憾之情。

同样,作为在中国业务上具有强烈存在感、母体为原日本兴业银行的瑞穗银行,也虎视眈眈地盯着熊猫债日资首发行的宝座。瑞穗金融集团社长佐藤康博及瑞穗银行行长藤原弘治等人2017年先后访问中国。他们与中国财政部和人民银行高管进行了接触。通过为中日相关部门创造接触机会等方式,为日企发行熊猫债开展了大量准备工作。
瑞穗银行成为首家获批银行是2017年5月在一次与中国相关部门召开的会议上确定的。中国相关部门高层刚刚作出支持瑞穗银行发行熊猫债的言论,该银行就在次月接到通知说,“可以提交草案进行批准发行的申请了”。
海外银行在发行熊猫债上先行一步
两家银行获批的顺序是因为手续上的先后,还是反映了在华日资银行之间的格局变化呢?这一答案恐怕“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才知道”(日本金融厅的一名高官)。虽然“日本首家”的称号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但从海外来看,英国及加拿大的银行都已发行熊猫债,在国际竞争方面,日资银行还需要奋起直追。

 一方面,此次没有中日关系的改善,日企也很难实现在华发行熊猫债。同时这也反映出日企在华业务已很难再按传统方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