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表现出了软硬兼施未来首次中美首脑会谈结果将不确定

美国特朗普政权在3月20日已经上台整整两个月。给国际秩序带来巨大影响的外交和安保事务正在国务卿蒂勒森等实干家的主导下探索现实路线。一方面,贸易政策和移民政策依然以“美国第一”为盾牌坚持强硬路线。特朗普表现出了软硬兼施的姿态。4月将迎来首次中美首脑会谈,特朗普外交的方向变得更加不确定。

“握个手吧”,3月1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与特朗普总统首次会谈伊始,这样对特朗普说,但特朗普面无表情地看着前面,没有作出回应。究竟是没有听到默克尔的话,还是不想与欧洲的盟主友好相处呢?跟默克尔的会谈与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谈时微笑着握手19秒形成了鲜明对比,气氛甚至笼罩着一丝不安。

特朗普支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撤回了在选举过程中反复批判NATO“落后于时代”的言论。但另一方面,对于国防费没达到成员国目标的德国,迫使其增加了负担的费用。在两人不断相互谴责的难民问题上,默克尔认为“应该给(难民)重建生活的机会”,但遭到特朗普拒绝,特朗普认为“要把国民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了一贯主张。

默克尔访美前推敲了与特朗普的会谈战术。与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的别墅打高尔夫球和共同进餐,专注于构建关系的安倍不同,默克尔与特朗普之间的交流仅限于在白宫的工作餐。针对这样的默克尔,特朗普通过软硬兼施的方式与其对峙。

特朗普在选举中提出美国第一和强大美国,呼吁在外交和安保等领域采取强硬对策。现在政权上台已经两个月,负责外交和安保的内阁成员开始全面行动。软硬兼施的策略初见端倪。

针对不断通过导弹开发和实验做出挑衅行为的朝鲜,美国将对朝政策转换成强硬路线。放弃了奥巴马前政权的可以说是和睦政策的“战略性忍耐”。先发制人攻击朝鲜核设施等也被列入选择范围。朝鲜称弹道导弹发射是“为攻击驻日美军的训练”(7日朝鲜中央社),对此外交相关人士称:“已经越过了底线”。

“中美双方都认为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水平”,刚刚结束访华的美国国务卿蒂勒森18日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谈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这样明确表示。好像也已经向中国说明了转变对朝政策的方针。蒂勒森16日对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表示,“朝鲜不改变现在的态度的话,就不会进行对话”,给戒备朝鲜的日本吃了一颗定心丸。

推动特朗普当上总统的是白人劳动者等支持者。在易于让支持者感受到美国优先成果的贸易政策上,也将迈向强硬路线。

日美欧和新兴市场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3月18日在德国闭幕。美国直到最后仍坚持贸易政策,呼吁在联合声明中删除作为G20共识基本表述的“反保护主义”,写入暗示贸易不均衡问题的“自由公平的贸易”。根据美国的主张,“对抗保护主义”这一表述从联合声明中消失。

美国在作为G20会议另一个焦点的外汇政策上,曾表明“对竞争性货币贬值的担忧”。不过,在中日两国表示反对之后爽快取消。

在1月20日特朗普政权上台之后,按竞选承诺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此外,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也将启动重新谈判。对于支撑美国推进自由贸易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特朗普政权表示未必遵守其争端解决程序。

要取得选举胜利,需要强有力的语言。不过,相关言论和政权实际政策有所不同”,曾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弗林在总统选举之前的去年10月访问日本,对日本政府高官如此表示,暗示将转向现实路线。

特朗普2月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时表示尊重“一个中国”政策原则。而去年12月曾对这一原则提出质疑,令中国感到警惕。不过,特朗普政权的对华警惕感根深蒂固。据称,蒂勒森曾向安倍表示“目前正在形成充满争端的关系”。面对中国,美国采取硬软两种姿态。

特朗普曾将日本定位为“不公平贸易国”,与中国和墨西哥相提并论,列举为攻击目标,但在2月首脑会谈后停止了批评。同意在财政、金融、贸易和投资等广范领域展开全面讨论,探索现实路线。

在特朗普政权内部,掌握外交和安保政策主导权的人物仍未确定,这导致美国外交的摇摆不定。作为亲信、倡导极端排外主义和孤立主义的白宫首席战略师和资深顾问班农在包括外交在内的广泛领域产生影响力。另一方面,曾担任石油巨头首脑的蒂勒森、曾在美军中晋升为上将的国防部长马蒂斯等实干家在推进现实路线。

而在贸易政策上,除了作为知日派的商务部部长罗斯和对华强硬派、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纳瓦罗之外,还有被提名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的对日强硬派罗伯特·莱蒂泽。特朗普外交受到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影响,或将显示出复杂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