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股市是否正失去全球影响力?

 

今年以来,全球股市似乎多次跟随了上海股市的波动节奏。

上证综合指数在1月初的暴跌行情引发美国和欧洲股市急挫,因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资深市场经济学家格鲁特(Elwin de Groot)称,自去年8月份以来,每位市场人士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亚洲和中国市场的状况。

但在周二,中国股市暴跌6%,触及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标普500指数却收盘走高,欧洲股市则迅速收复早些时候的失地。

上述现象并非首次出现。1月11日即上证综指上一次日内跌幅超过5%的那天,标普500指数也收盘上涨。

不过,周二的现象令一些分析师重新提出一个老问题:中国股票指数的走势是否代表着中国经济的走向?

答案似乎是:有时代表,也并非经常代表。

在中国股市,大量参与交易的是心态不稳的本地散户投资者,他们可能不会是基于经济基本面因素而抛售股票。

经纪商Aviate Global的莫兰(Paul Moran)说,中国股市的流动性和机构投资者基础远低于成熟市场。

摩根资产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全球市场策略师德赖登(Alex Dryden)说,投资者开始认识到,驱动上海股市剧烈波动的通常是这一市场特有的因素,比如中国政府推出熔断机制以及限制卖出股份规模的举措。

与上几次大幅波动不同,上海股市周二的大跌并没有伴随人民币汇率的调整。

如果上海股市的下跌反映了对中国经济新的担忧,全球投资者会感到紧张。但是,如果反映的是中国特有的因素,比如政府的托市举措未能奏效,那么他们就不会太在意。

另一个原因是石油。投资者受到油价走势的影响,他们越来越认为油价是全球经济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周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收盘回升至近32美元。这带动股市也呈现同样的走势。

投资者认为上海股市对全球股市影响减弱的最后一个原因是:熟悉滋生自满情绪。上证综指仅今年就四度出现日跌幅达到或超过5%,投资者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

格鲁特说,现在的市场参与者可能对上海股市暴跌的承受能力强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