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麽杀价竞争无法避免?

甲商场标榜「天天最便宜」,乙商场就打出「买贵退差价」;甲商场不甘示弱,再打出更便宜的「破盘价」,乙商场岂能坐视,立即祭出「史上最低,全面出清」……

血淋淋的价格杀戮战,在许多产业里司空见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仅由少数几家大厂决定价格的航空业及汽车业,或是通路业者的捉对厮杀,好比灿坤对上全国电子丶中油卯上台塑丶家乐福火拼大润发等等,都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真实上演。

难道他们不知道竞相杀价的结果,会导致彼此的利润都变薄吗?果真如此,那为何业者之间的竞价促销总是无法避免?

合作最有利,却无法合作
其实,这就是赛局理论中典型的「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

富商家里发生窃案,警察抓到A和B两位小偷,怀疑他们共谋犯案,却苦无证据,於是将两人隔离审讯。警察分别告诉他们:「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若认罪,可轻判5年,若不认罪,等到另一人供出你的罪行,就要加重刑期关上10年。这时,两人该怎麽做才好?

在这个典型的囚犯困境赛局里,A和B两位小偷个别认罪与否,可能会导致如下4种结果:

LOGO

此时,A会考虑,如果B认罪自己也认罪,要关5年;但若B认罪丶自己却保持沉默,则要关10年,所以对A来说,认罪是最好的选择。那麽,如果B保持沉默不认罪呢?这时要是A认罪了,可以直接无罪释放,不认罪却要关2年,当然也会选择认罪。因此「认罪」变成A的最佳选择,同理,B也会这麽认为。

两个小偷都保持沉默不认罪,本来是对双方最好是选择(只要各服刑2年)。但是,用赛局理论仔细检视即可看出,不管对方策略为何,「认罪」才是他们的最佳反应行动。因此,两人皆认罪被关5年,变成唯一可能的「纳许均衡」结果。

价格战,就像是一个「囚犯困境」。

以油价的例子来看,两家主导市场的油品公司明明可以采取合作策略,双方都把油价订得很高,让彼此都有不错的获利;然而,偏偏两家公司却都选择不合作策略,采取削价竞争的策略,双方拼得你死我活,把彼此的利润削薄了,陷入相对较差的囚犯困境结果。

眼看价格战很有可能使得「双赢」变成「双输」,为什麽还要发起?答案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虽然双方协议都不降价,可以确保利润不变薄,但无论是哪一家厂商,对自己最有利的情况其实是「我降价,对方不降价」,这样我就能在市场上攻城掠地,让对方失守领土。因此,在「利字当头」之下,往往会有一方很难遵守价格协议,选择第一个降价抢客人,终至两败俱伤。

从结果来看,降价策略固然颇为不智,但是从囚犯困境赛局的角度来看,却是不得不然的选择,因为在商场上「永远不能相信你的敌人」。